在進行的回轉窯熱處理過程中,由于揮發分的排出,焦炭的元素組成發生了變化。例如,生焦中的碳含量為90%-92%,氫含量為3-4%;經煅燒后,碳含量達到98.5-99.5%,氫含量不大于1%。
回轉窯煅燒時,焦炭中炭素物質的結構形成過程,決定著諸如真密度和比電阻這些性能的變化規律。目前就是根據真密度和比電阻來評定焦炭在電材料生產中的熱處理程度。獲得所需要的真密度值和比電阻值的決定性因素是溫度。焦炭在室內停留過程中(1-1.5h)獲得所必須的性能,它由電介體轉變成導電材料,真密度由1.4-1.45g/cm3提高到2.05-2.08g/cm3。真密度是大約在700℃石,也就是在相當于焦炭重新發生結構改組和炭、氫含量發生變化的較大速度條件下,開始急劇增大的。
可見,焦炭的真密度和比電阻也與其炭化程度和結構的完好程度有關,而炭化程度和結構完好程度先又與煉焦原料的質量和煉制條件有關。
影響預焙陽生產工藝和較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是焦炭的孔度。在回轉窯煅燒過程中,焦炭的總開口孔度增大。這是因為揮發分從焦中排出而形成了氣孔的緣故。在熱處理過程中,各種石油焦的總開口孔度發的變化性質是不同的,但在回轉窯煅燒溫度為1200-1250℃時,對大多數石油焦來說,其總開口孔度值是比較穩定的,為0.15-0.15cm3/g,即比原始總開口孔度值增大1-1.5倍。
為了比較全面評定這一指標,除了總開口孔度外,還應當知道各種尺寸氣孔的分布情況。氣孔的量和質的特性,不僅決定著糊料中粘結劑的需要量,而且也決定著焦炭的反應能力,這種反應能力在陽使用過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焦炭顆粒的反應能力應當和粘結劑形成的焦的反應能力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回轉窯運行時陽燃燒均勻,在電解槽中不出現炭渣。
文章來自:http://m.gznychyq.com/